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1024002681452L/2020-10239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2020-07-13 发布机构 淡竹乡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淡竹乡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0-07-13 访问次数: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淡竹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重要窗口”建设和“两战双赢”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开展争先创优,为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作出淡竹贡献。

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上半年,面对全球疫情大流行、经济衰退大变局、经贸摩擦大趋势,我们面临的宏观形势不确定性增多,经济受冲击较大,经济社会发展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危”和“机”共生并存,大变局往往蕴含大机遇。立足淡竹,我们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质的山水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拥有一个韧性强、活力足的特色民宿产业集群,拥有一支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的党员干部队伍。随着仙居高铁时代的到来,淡竹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一)坚持投资拉动,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抢抓中央稳投资、促发展政策“窗口期”,千方百计谋项目,争分夺秒抢进度,全力以赴扩投资,为高质量发展蓄势积能。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完成投资3466万元,其中神仙居二期扩容工程政策处理全部完成,并已顺利进场施工;云溪小镇启动区已完成建设,正在装修,年底前有望开业;南北区主体已结顶,已经开始装修;心远美庐民宿建设主体已经全部结顶,正在装修,国庆前有望开业;瓦蓝野奢主题度假美宿防洪堤、拦水坝工程已开工建设进展顺利,建筑设计方案已通过县规划委例会评审,目前正在做施工图纸设计;圣禹民宿山庄,430日县规划委例会对建筑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较多,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坚持“两线作战”,一手抓移民搬迁,一手抓征地安置,启动了李山、五加山、官坑3个自然村的搬迁工作和尚仁村安置地块征地工作,出台了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方案安置政策,明确了安置地地块,完成了3个自然村的土地、房屋丈量评估和实物登记工作,已经完成90%搬迁户实物丈量评估核对及签字工作。尚仁安置区的设计不断深化,征地工作紧锣密鼓推进。强化交通项目建设。泥昔线拓宽工程顺利推进,政策处理全部完成,已完成投资700多万元;白龙线至南木坑、白龙线至中坑、白龙线至金山3条四好农村公路完成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23万元。岩峰下大桥项目完成招投标,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中,已完成投资40余万元。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水利项目5个,其中已完成3个,完成投资460万元。开工建设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工程6个,已经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400多万元。尚仁村下扇滨水公园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二)坚持特色理念,全力推动产业发展。践行“两山”理念,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最动人的色彩,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淡竹。高要求守护绿水青山。深入推进十三都坑河道综合整治,种植枫杨等苗木200多棵、芦苇12000丛;设立16个车辆临时停车点(临时集中点)和10个烧烤点,并对停车烧烤点位进行改造提升,安装各类停车及烧烤指示牌27块,可同时容纳2100多车辆停放和800多人烧烤。开展常态化管理,安排专人专车进行宣传和巡逻,联合仙居国家公园和县行政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大行动,有序规范十三都坑乱停车、乱烧烤行为。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和治理,落实河道疏浚、河床整治、垃圾清运、河岸(河滩)整理,完成下陈朱村官坑点、下齐村河道疏浚任务,组织挖机对下叶至石盟河岸进行平整高标准壮大旅游产业。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资源,做大做强省级民宿产业集聚区,引导广大农家乐(民宿)转型升级。通过全域化布局、多样化推进、集群化发展和高标准化管理,奋力打造以“品味之美、环境之美、设计之美、文化之美、服务之美”为主要内容的“五美民宿”,多措并举鼓励、支持民宿(农家乐)业恢复“元气”,倡导推出“五心”、“十有”等特色标准。今年来,新建下陈朱村旅游厕所1间,投资30余万元,新建石盟停车场1个,投资40多万元,淡竹乡生态绿道修复已基本完成。6月底,淡竹乡被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评选为“全省首批民宿(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名单”,全省仅15家单位入选。高水平打造景村一体。把美丽城镇建设融入环神仙居大花园示范带建设的总体布局,谋划农家乐(民宿)发展大通道,推进淡竹全域旅游交通设施大提升。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和省级休闲乡村创建项目,设计方案已经通过评审。启动了通景公路沿线村庄立面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下叶村南北入口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正在走招投标程序。林坑村打造“四季花海”项目初现成效,目前正值花期游客络绎不绝。

(三)坚持民生优先,努力增进群众福祉。坚持民生至上,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提高全面小康成色,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百姓。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实精准扶贫。建立了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困难群众帮扶,持续做好低保、五保、救灾、救济等保障工作,发放资金20多万元。加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采取以产业扶贫为主的多元化帮扶措施,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各村已累计增收500多万元。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完善了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健全了养老服务体系和退伍军人服务管理及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深化实践“三绿”社会治理模式在淡竹的运用,不断在实践中补充、完善该模式的具体内容。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全乡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共同汇聚了淡竹在抗击疫情中共克时艰的磅礴合力,取得了淡竹境内零感染、零疑似病例的阶段性胜利。并着眼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慎始如终、严密防范,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守住安全生产责任底线,加大对森林防火、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工作力度,强化联合执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化社会治理“全科网格”建设,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提高信访源头预防能力。加强人民调解,持续开展“清初访、查重访、化积案”工作。重新排摸全乡危旧房屋,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完善各类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采集应急设备和物资30多万元,并全部发放到位。倡导文明品质提升。完善了淡竹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基层文化场所服务功能,完成了油溪文化礼堂建设并通过验收“党建+文化礼堂”共建模式进一步,强化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场所文化服务功能,今年以开展各类活动60多场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多次全面开展文明村、乡创建,深入开展培树各种道德典型,评选“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先锋家庭”等文明标杆,传播文明家风家训,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下叶村叶美扬户获评全省“最美家庭”,叶美扬本人获评浙江省20206月浙江好人荣誉称号。

上半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项目建设推进不平衡,疫情耽误了项目推进的时间和影响了项目推进的节奏。二是项目推进面临较大压力,淡竹重点项目多,机关干部队伍人数少、力量单薄,两者之间不成比例,而且外出人口较多。

二、20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半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重点导向,努力克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坚决攻克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狠抓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精准发力不跑偏,持续发力不减压,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聚焦更具竞争力的绿色经济,全力打造活力淡竹。坚持培育既有特色集群、又有优美环境的旅游经济,高质量建设小而精、特而强的活力综合体。加大营商环境优化,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重点围绕高端民宿、文创项目持续招大引强,通过大项目、好项目的实施和引进,不断带动民宿业态提质和品位升级,进一步打响淡竹“五美民宿”品牌。重点保障云溪小镇、心远美庐民宿、甘棠里民宿等重点在建旅游项目的建设和项目进度;想方设法推进瓦蓝野奢、圣禹山庄等精品民宿项目实现早日开工;千方百计做好悦榕庄、素园、田园文化、淡竹乡中心校省级研学旅行营地等项目前期政策处理工作;横下一条心全力推进李山、五加山、官坑3个自然村的搬迁工作,争取按照时间节点、工作节奏与搬迁移民签下协议书,早日腾空、搬迁房屋;齐头并进全力推进尚仁村移民安置地块征收工作。推进旅游秩序治理,打造绿色发展大平台。积极开展十三都坑联合执法大行动,加快推进十三都坑治理,进一步规范停车场和集中烧烤点使用。全面推进十三都坑河道生态修复和工程治理,进一步落实十三都坑河道疏浚、河床整治、垃圾清运、河岸(河滩)整理,健全河道保洁和河长巡河机制。加强日常河道巡逻,联合县级部门对车辆下河道、河道乱烧烤等随意行为进行执法制止,从源头抓好河道环境的保护。积极配合协助交警部门在车辆疏导、停放、秩序维护上配合,让淡竹的绿色旅游“大动脉”高效流动起来。加强推进农旅结合,挖掘发展绿色新经济。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资源,做大做强省级民宿产业集聚区,引导广大农家乐(民宿)转型升级。因地制宜,突出个性,抓好“农业+旅游”的绿色业态,深入挖掘下齐蜜桃产业;抓好“农村+旅游”,深入挖掘淡竹村猕猴观光潜力,探索开发猕猴谷旅游项目;抓好“农民+旅游”,深入打造农家乐(民宿)特色村。开展现代绿色农旅培育行动计划,积极打造“吃、住、行、娱、游”五位一体的淡竹旅游闭环发展链条,提高淡竹旅游服务能力。

(二)聚焦更具吸引力的宜居乡村,全力打造美丽淡竹。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落实“五美”总要求,以省级美丽城镇样板乡镇创建为抓手,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的新格局。打造景城一体的乡村。把美丽城镇建设融入大花园建设的总体布局,突出连接城乡的交通网建设,建好泥昔线、南木坑“四好农村路”,谋划农家乐(民宿)发展大通道,推进淡竹全域旅游交通设施大提升。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和省级休闲乡村创建项目,提升下叶村“美丽乡村”,继续提升下陈朱村“美丽乡村”。深化美丽庭院示范乡打造,完成下齐、油溪等2个美丽庭院示范村建设,做好尚仁村、油溪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打造林坑村成为以“四季花海”为主题的网红村。全力争创省级5A景区乡镇,启动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扎实推进省级景区乡建设,努力建成下陈朱村3A级景区村庄、黄坦村2A景区村庄。打造管理有序的乡村。以加快建设环神仙居大花园示范带为核心,对淡竹境内神仙居周边区域的村庄风貌、城镇建设、生态景观、人居环境等进行系统整合与优化提升,进一步凸显独具仙居特色的乡野气息、生态气息、旅游气息和人文气息,加快推动生态旅游向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为我县全力争创国内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乡村振兴高地和绿色发展样板”贡献淡竹力量。深化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和景观改造。重点对下叶、下齐、下陈朱等大神仙居景区沿线村庄进行精品化提升。推进管线入地工程,争取部门支持,对道路两侧及可视范围内的各类杆线整理落地。全力推进下叶鹅冠头至官坑口道路亮化工程。全面深化垃圾分类工作,在农家乐(民宿)全面推行限用一次性用品行动,实现源头垃圾减量。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深化落实“河长制”监管体系,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工程。打造舒适协调的乡村。狠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国土空间,全面完成“一户多宅”及历史遗留非法住宅综合整治,确保按照县委县政府考核节点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深度推进“一户多宅”处置,腾出建设空间,盘活房屋资源,推动村庄发展,为淡竹乡村振兴蓄积更多发展动能。积极推进下陈朱村二期、尚仁村、下齐村等村农房改造。实施尚仁村环村路工程,包括道路硬化工程、路两侧绿化工程、照明亮化工程。实施淡竹乡滨水公园工程,在尚仁村下扇毗邻十三都坑区块建设一个集休闲观光、溪滨景观、园林绿化于一体的开放式公园。

(三)聚焦更具亲和力的民生事业,全力打造幸福淡竹。坚持把初心和使命记在心上,补齐民生短板,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优化社会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实精准扶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困难群众帮扶,持续做好低保、五保、救灾、救济等保障工作。加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采取以产业扶贫为主的多元化帮扶措施,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完善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退伍军人服务管理及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深化绿色殡葬改革,加快乡村大型生态公墓建设。优化基层治理。持续深化实践“三绿”社会治理模式在淡竹的运用,不断在实践中补充、完善该模式的具体内容。着眼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慎始如终、严密防范,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守住安全生产责任底线,加大对森林防火、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工作力度,强化联合执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化社会治理“全科网格”建设,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提高信访源头预防能力。加强人民调解,持续开展“清初访、查重访、化积案”工作。完善各类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智慧村居、智慧消防。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无盗抢城市”创建。高度重视防汛减灾、人防应急、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优化乡风文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拓展基层文化场所服务功能,继续完成小源村文化礼堂建设,继续推广“党建+文化礼堂”共建模式,进一步发挥好已建成的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场所文化服务功能。科学谋划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实移风易俗工作。



信息来源: 淡竹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