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10240026814952/2020-10254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日期 | 2020-07-10 | 发布机构 | 湫山乡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
湫山乡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要点
|
|||||
一、上半年年工作总结 2020年上半年,全乡上下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在实处、砥砺前行,较好完成了政府各项年度任务,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们紧紧围绕打造两山理论践行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乡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加速推进生态、美丽、宜居湫山建设进程,全乡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克难攻坚,项目建设持续突破。全面启动四都坑高山移民工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完成胜利村338户1043人的房屋土地的测量和房屋面积核对,并制定胜利村移民安置方案(初稿);扎实推进万寿堂项目,该项目投资约2000万,占地15亩,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及土地征用内外业测量调查登记工作;完成了投资300万元的方宅村旗杆里、新屋里古民居修缮保护工程;完成了投资120万元的四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四都村老街区公共环境夜景照明建设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积极引进投资15亿元开发建设集“居住、旅游、康复、疗养、度假”于一体的“裸心居”项目;积极对接“花月湫艺”田园综合体项目和龙母山旅游开发项目。 提档升级,特色产业跨越发展。打造绿色高端农业,深耕“油茶”产业品牌,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做好“旅游+”文章;扎实推进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申遗工作,得到国家农业农村局高度赞扬,古树公园基地建设和节点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坚持“一轴两翼”的理念,以溪下线抽水蓄能旅游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轴线,以杨岸港乡村旅游和四都坑风景区开发为两翼,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将杨岸港古杨梅林和仙人谷漂流串联,连点成线建成杨岸港特色旅游示范带,共接待中外游客10万人次。四都村完成AAA景区创建工作,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建管并重,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着力推动美丽乡村提质升级,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工作进度明显加快,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和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乡。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显著成绩,四都村在成功创建省级小城镇样板村的基础上,全面提升项目和节点打造,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美誉村、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和3A级景区村庄;湫山村通过“拆除、清理、治理”有序推进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成功创建县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全面启动“一户多宅”及历史遗留非法住宅处置整治工作,共确认非法住宅3972宗,其中涉及党员干部794宗已于5月10日前全部处置完毕,其他住宅处置将在10月底前基本完成,确保处置准确率达99%以上,处置到位率99%以上,完成建设用地复垦100亩以上。全力抓好“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有效遏制农地非农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共摸排农地搭棚建房59种,其中拆除湖头村新农村过渡房一处,补办设施农用地审批3起。通过小微水体提升工程,对村内沟渠,水塘进行清淤清理,切实做到我乡的水质稳居二类标准。 固本强基,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全力做好农村饮用水管网延伸及二次增压工程,目前前期宣传工作已全面发动,每户900元的水表、水龙头等建材费已收缴完毕,涉及各村的政策处理基本完成,四都村、方宅村村内埋管工作已开始施工,预计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工。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对湫山村、四都村、溪口张自然村、上田村、沙地村、方宅口、湖头村的公交站点进行改造提升。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704万元,计划今年内完成好方宅至大坑(二期)道路改造提升2㎞,下岸至上湖公路工程1.471㎞,方宅至芭蕉坑道路提升工程(路面交安工程)2.977㎞,上湖桥及接线改造工程,目前公路建设正在有序进行。殡葬领域整改取得积极成效。深入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十查一落实”行动,压紧压实防控措施,降低非洲猪瘟防控风险。全乡上下众志成城,科学应对“利奇马”超强台风正面袭击,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扶贫重点村项目帮扶三都村过溪桥项目、沙地村油茶基地项目、溪东村稻米基地项目都已经完成,方宅村油茶机耕地建设已经完成80%。成立乡退役军人服务站,设立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一站式”服务窗口,从源头上维护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 的合法权益。稳步推进全民参保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续)保10875人。 打防结合,社会治理不断增强。坚持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社会治安管理形势不断好转。推进“内引外联”、“乡贤+”乡村治理模式建设,邀请乡贤回乡协助村两委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协同参与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至目前已成功化解信访积案1件,解决矛盾纠纷30余件。常态化开展宗教平安工作,完成小庙小庵整治6家(其中拆除2处,转化用途4处),取缔私设聚会点1处。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格落实消防隐患整治、森林防火、防汛防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有序推进“七五”普法工作,认真做好禁毒、反邪教、社区矫正和法律援助等工作,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务实担当,自身建设更加规范。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府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集中学习,推出“六字学习法”,引导机关干部学思用贯通,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调整完善乡村公共服务清单,为民服务更加便捷优化。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乡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提案办结率100%。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坚持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查制度,推进审计全覆盖,节约财政资金。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 二、2020年下半年政府主要工作安排 开年之初,全球范围内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在严峻的形势下,我们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和果断的措施,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同时,我们又迅速行动,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乡上下统一思想和行动,越是疫情影响、越是日子难过,越要发扬“抢”的精神,抢回湫山发展机会,越要落实“拼”的姿态,拼出湫山美好未来,努力实现“两手硬、两战赢”。 2020年下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稳中求进,开拓进去,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发挥好湫山独特的生态优势,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乡,争当两山理论践行区,加快推进基层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我们将集中精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特色产业优势。立足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以产业为载体,打造“一村一业态、一支部一品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括苍山茶油”、“老扁薯条”、“古梅树酒业”、“湫山溪鱼”、“下岸水库鱼头”、“雅溪灯笼”等品牌保护和培育工作。推动古杨梅产业优化升级,做好古杨梅树群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申遗工作。大力挖掘古法榨油品牌内涵,加大古法榨油硬件恢复投资力度,通过培训等方式做好古法榨油的传承。同时,以油茶文化传承为载体,以旅游节庆活动为平台,积极办好2020年湫山油茶文化节,持续打响湫山特色旅游品牌,提升对外知名度。主打乡村休闲旅游。积极谋划四都村老街区改造提升,做好四都村夜游街区打造、灯光改造等提升工程。启动四都村古埠码头复原工作,新建台州古埠文化陈列馆,深挖古埠文化,再现四都古村落和古码头的古朴风貌,进一步提升3A景区品质。继续做好杨岸港古梅树公园建设,将杨岸村古杨梅林、三都村红色文化以及仙人谷漂流等点串连成杨岸港特色旅游示范带,打造成集休闲观光、水上娱乐、花卉欣赏、水果采摘、坡地特色农家乐、特色民居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加快产业集聚,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重点抓好“一户多宅”等专项工作。继续发挥“湫山铁军”精神,攻坚破难,深化“一户多宅”专项整治,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非法住宅问题,实现全乡14个行政村整治100%完成,进一步盘活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为城镇建设腾足发展空间。深化美丽城镇建设。按照“五美”与“十个一”等相关要求,结合我乡发展“两山理论践行区”、“三生融合示范区”、“有机农业标杆区”的愿景,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功能设施,积极打造“千年遗产胜地,美丽杨梅源乡”省级美丽城镇样板乡镇。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完成抱龙村、杨家村、沙地村的美丽乡村达标村和溪东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工作。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建设,计划在胜利村牛脚自然打造127户示范户。积极开展AAA级景区乡镇和溪东村、湫山村的AAA级景区村庄创建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溪下线沿线景观提升等工程,重点湫山至四都村沿线党建路及沿线亮化、绿化等工程。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对湫山村、四都村、溪口张自然村、上田村、沙地村、方宅口、湖头村的公交站点进行改造提升,切实增强村民出行便利。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四条公路建设,切实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运营好。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引用水提升、自然水改造提升工程,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我们将招商引资作为首要任务,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招商理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发挥多方融资平台,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发掘一批有丰富人脉资源成功人士作为我乡招商联络员,主动对接企业、商会、协会,充分发挥他们人脉广、资源多的优势,多渠道收集投资信息,建好信息档案,及时对接洽谈。力争年底前实现全年招商项目签约、开工目标任务。湫山的发展人人有责、人人都要参与,我也希望全乡干群一起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积极提供线索,个个寻思发展。我相信,只要大家都在为湫山的发展添砖加瓦,湫山百姓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我们坚持民生优先,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大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认真抓好省市县“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践行“五心”“妈妈式”服务,实现服务范围零死角,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红色代办员”队伍,推出全程代办、网络直办等服务,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强化养老、社会救助、儿童关爱等兜底服务。不断完善医疗体系,开展健康乡镇建设,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新建胜利村、杨家村两个村级文化礼堂,坚持建、管、用并重,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我们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推进美丽湫山建设,以零容忍的态度,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隐患排查整改,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以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和绿色化改革为抓手,推广应用绿色技术、绿色生产,推进生产生态化、产品绿色化、田园景区化,积极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巩固完善河长制,落实一河一策,加强河道巡查,从严打击乱采乱挖、侵占河道、污染水系和破化水生生物资源等行为。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垃圾综合处理,力争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 我们将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不断强化安全保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湫山”建设,牢固树立“100-1=0”的安全理念,突出抓好消防、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危旧房、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治理,强化应急体系建设,认真排查和彻底整改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压实信访首办责任,紧抓信访源头管控,实施诚心办访、细心排访、暖心融访“三心工作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打造具有湫山特色的调解体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网格化精细管理,积极开展网格“五个一”工作,做到责任捆绑工作内容全涵盖、对象全覆盖、流程全到位、结果全兑现。建立新的网格团队运行机制,抓好专职网格员队伍培训和制度运行,以“小网格”推动“大管理”。
信息来源: 湫山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