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情况 1、一代二化螟 根据本站调查,今年单季稻区稻桩二化螟亩残留虫量为7200条(幅度1600-17600条),高于去年(880条)和前3年平均值(6660条)。从横溪观测点灯下诱蛾情况看,越冬代发蛾盛期出现在5月中旬,比2019年提前约1周,与2018、2017年较接近,虫量以5月20日(发情报当日)最多,302只,预计一代卵孵盛期将出现在5月下旬末。本站5月19日在埠头镇十都应村调查,螟虫丛为害率平均0.4%,幅度0-2%,株为害率0.2%,幅度0-1%。由于早稻面积少,一代二化螟将集中到早稻和单季稻秧田上取食危害,早稻和单季稻秧田要做好防治工作。 2、玉米草地贪夜蛾 目前我县玉米多处于小喇叭口期到抽雄期。5月19日本站在下各镇下山头等村调查,玉米平均株为害率13.5%,幅度3.3%-30%,百株虫量30条,以 2-3龄为主。 二、防治意见 (一)二化螟 1、生态调控 田埂种植香根草;种植显花植物(芝麻、大豆等),保育天敌;田边留草,保护生物多样性。 2、性诱剂诱杀 应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在稻田四周田埂边放置诱捕器,集中连片使用,平均每亩1个诱捕器,采用外密内疏的布局方法,诱诱捕器底端距地面50-80厘米为宜。 3、化学和微生物防治 防治适期:第一次防治适期在5月29~31日左右。防治对象:早稻田、早播单季稻秧田、茭白田等。在第一次防治后10天左右进行田间检查,如枯鞘团仍较多可再防治一次。单季稻秧苗必须坚持带药下田,早播早插单季稻分蘖初期要密切注意调查,当丛枯鞘率达8%-10%时要及时用药防治。在防治二化螟时要注意兼治稻飞虱,以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 防治农药:二化螟、大螟,可选用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②甲氧虫酰肼;③氯虫苯甲酰胺;④苏云金杆菌(Bt.);⑤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用药时田间要有浅水,并保持3天以上,以提高防效。防治稻飞虱秧田可加吡蚜酮,本田初期可加吡虫啉。(二)玉米草地贪夜蛾 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农药可选用: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②四氯虫酰胺;③氯虫苯甲酰胺;④乙基多杀菌素;⑤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信息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