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指南
|
|||||
近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指南
疫情防控期间,党员组织关系怎么接转?为减少人员流动、助力疫情防控,我们对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作如下提示: 一、县内的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怎么办? 目前,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全部网上接转,同一基层党委内的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员与所在党支部沟通办理;县内跨党委的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员与所在党支部沟通,视情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办理。 二、跨县的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怎么办? 1.查看介绍信有效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标注了有效期,从介绍信开出之日起算。如离截止日期还有一定时间的,可暂缓办理。 2.结合实际选择办理点。目前全县共有25个授权跨县组织关系接转办理点(详见附表),党员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一家前往办理。 3.带齐所需材料。目前,党员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需提前联系确定本人党员档案到位情况,由本人至现场办理。其中,省外转入党员另需纸质《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应届高校毕业生党员另需《高校毕业生报到证》,复退军人党员另需退伍证,非公有制企业等“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另需单位离职证明/协议(在非公有制企业等“两新组织”党组织发展的党员,另需就业合同、离职证明/协议、工作期间社保证明和工资单),农村婚嫁党员另需结婚证、户口本(户口证明)。 4.提前沟通、预约办理。党员可事先与拟选择办理的接转办理点电话沟通相关情况,预约办理时段,缩短现场办理时间。 因疫情防控导致党员组织关系转接逾期的,可视情向基层党委申请延长介绍信有效期,如遇其他特殊情况,可及时与县委组织部组织科联系(联系电话:87717171)。 三、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有关政策 1.应届高校毕业生党员: (1)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单位建立党组织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所在单位党组织;工作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党组织或商圈、楼宇、市场、园区、行业协会等区域性行业性党组织。 (2)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高校党组织2年,符合转出条件的及时转出;原籍地在农村且有固定住所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党员,可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原籍地村(社)党组织;自由职业人员等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应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其经常居住地村(社)党组织。 (3)出国留学和出境学习的,应将其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高校党组织。 2.复退军人党员。 (1)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工作单位党组织;工作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可转入单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党组织或商圈、楼宇、市场、园区、行业协会等区域性行业性党组织。 (2)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党员组织关系可转移到户籍所在的村(社)党组织。 3.非公有制企业等“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 (1)更换工作单位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工作单位党组织;工作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可转入单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党组织或商圈、楼宇、市场、园区、行业协会等区域性行业性党组织。 (2)因企业(单位)倒闭或与企业(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未重新找到工作单位的,如居住地与户籍地一致的,可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户籍地党组织;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在现居住地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经提供有效房产证明或房屋租赁合同等相关居住证明材料,可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现居住地的社区党组织。 4.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原单位有离退休党支部或被原单位返聘的,党员组织关系可继续留在原单位党组织;纳入社区管理的,党员组织关系可转移到所居住的社区党组织;回原籍农村定居的,党员组织关系可迁转至所在乡镇(街道)党组织(离退休党支部)。 5.农村婚嫁党员。因婚嫁发生户籍迁转的,党员组织关系应及时从原户口所在地党组织接转到当前户籍所在地党组织。 四、注意事项 1.省内采取《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化转接,省外采取纸质介绍信转接,抬头开《仙居县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办理点一览表》中的相应基层党组织名称即可。 2.如需前往各办理点的,要求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按照相关规定出示“健康码绿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信息来源: 县委组织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