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港乡:巾帼文化志愿者点亮七夕文化节
| ||
| ||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乌鹊桥成上界通,天秋灵会此宵同”的牛郎织女传说,有“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的闺秀乞巧风俗。但在浙江省仙居县溪港乡,七夕却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里的清音寺都将举办七夕民俗文化节。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乌鹊桥成上界通,天秋灵会此宵同”的牛郎织女传说,有“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的闺秀乞巧风俗。但在浙江省仙居县溪港乡,七夕却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里的清音寺都将举办七夕民俗文化节。 这项传承了五百余年的民俗文化活动,向人们展示着溪港乡独特的文化活力。也因此,2010年清音寺“七月七”庙会正式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又被评为台州市传统节日活动保护基地。2015年11月被批准为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非遗主题(实验)小镇。 从农历七月初六开始,一场由溪港乡组织开展的盛大的七夕文化节暨清音庙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活动高潮,七月初八晚上结束,历时三天三夜。此次活动吸引了永嘉、缙云、安岭及溪港本地民众近万人前来参加,活动现场人山人海、站无虚席,锣鼓喧天、长号齐奏,演出人员个个精神抖擞,激情高扬,场面热闹非凡。 物质文明极大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逐渐提到日程中来,文化,对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段历史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创作能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作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有都着深远的影响,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溪港乡推出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村民业余时间,而且能增加生活的乐趣。其中,巾帼文化志愿者队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据了解,溪港乡9个行政村的妇联都有自己的巾帼文化志愿者队伍,诸如安山女子舞龙(布龙)队、仁庄女子舞龙(板凳龙)队、塘弄民俗表演队等,志愿者队伍多达1000余人。她们的表演丰富多彩,使辖区群众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全域的综合文化素质。 此次七夕文化节上,塘弄民俗表演队、排舞队、腰鼓队,大园民俗表演队、腰鼓队,百花民俗表演队,麻车坑排舞队等8支巾帼志愿者队伍的不俗表现,让在场的几千名观众掌声如潮,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回味无穷。 活动在塘弄村舞蹈《开门红》的表演中正式开始,除了舞蹈,还有传统民俗表演节目《跳跳马灯》、《八仙过海》、《福禄寿》、《腰鼓》等。悠扬的舞曲、优美的舞姿,深深地吸引着场内观众的注意力,大家都凝神安静地听着看着。歌声、音乐、舞姿相互交替,起起落落,时而轻柔、时而激昂、时而惊艳,令人深深地沉醉在这氛围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的表演离不开她们辛苦的排练。为了能在七夕文化节上完美亮相,各支队伍早早就开始了排练,为了躲避酷夏的烈日,排练时间往往选择在夜间进行,可即便是这样,队员们身上的衣服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可是队员们都在说:“为了七月七那天表演成功,现在辛苦点就算的了什么!” 这项传承了五百余年的民俗文化活动,向人们展示着溪港乡独特的文化活力。也因此,2010年清音寺“七月七”庙会正式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又被评为台州市传统节日活动保护基地。2015年11月被批准为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非遗主题(实验)小镇。 从农历七月初六开始,一场由溪港乡组织开展的盛大的七夕文化节暨清音庙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活动高潮,七月初八晚上结束,历时三天三夜。此次活动吸引了永嘉、缙云、安岭及溪港本地民众近万人前来参加,活动现场人山人海、站无虚席,锣鼓喧天、长号齐奏,演出人员个个精神抖擞,激情高扬,场面热闹非凡。 物质文明极大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逐渐提到日程中来,文化,对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段历史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创作能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作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有都着深远的影响,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溪港乡推出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村民业余时间,而且能增加生活的乐趣。其中,巾帼文化志愿者队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据了解,溪港乡9个行政村的妇联都有自己的巾帼文化志愿者队伍,诸如安山女子舞龙(布龙)队、仁庄女子舞龙(板凳龙)队、塘弄民俗表演队等,志愿者队伍多达1000余人。她们的表演丰富多彩,使辖区群众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全域的综合文化素质。此次七夕文化节上,塘弄民俗表演队、排舞队、腰鼓队,大园民俗表演队、腰鼓队,百花民俗表演队,麻车坑排舞队等8支巾帼志愿者队伍的不俗表现,让在场的几千名观众掌声如潮,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回味无穷。 活动在塘弄村舞蹈《开门红》的表演中正式开始,除了舞蹈,还有传统民俗表演节目《跳跳马灯》、《八仙过海》、《福禄寿》、《腰鼓》等。悠扬的舞曲、优美的舞姿,深深地吸引着场内观众的注意力,大家都凝神安静地听着看着。歌声、音乐、舞姿相互交替,起起落落,时而轻柔、时而激昂、时而惊艳,令人深深地沉醉在这氛围里。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