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直属机关纪工委:善用互联网+ 织密“纪检监管网”
|
|||||
为有效推进监督执纪工作水平,县直属机关纪工委善用互联网+ 教育、制度、监管方式,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利用,实现反腐败工作和作风建设水平的提高。
“互联网 +教育”,实现廉政教育全覆盖。拓宽教育平台渠道,自派驻以来,开通了机关微公众信息网络学习平台,整合廉政风险干预系统,满足了党员干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政策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剖析、廉政视频播放及相关信息发布等进行在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增党性、强素质的学习成效。目前,网络学习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式之一,因其便利性、传播性、广泛性,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接受,同时,结合干部在线教育学习、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检监察网站等多种网络教育资源,开展定制化、常态化和特色化的教育,增强了领导干部反腐意识、提高自我约束力。 “互联网 +制度”,实现廉情数据全监控。组织对岗位人员20项廉政情形进行了风险点评估,查找廉政风险点25个,明确岗位流程节点16项,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把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和岗位制度流程一起固化到网络系统之中,做到能留痕、可监控。实施操作过程与干部健康档案、廉政约谈进行相互协调融合,提升机关党员出现“庸懒散拖”等细微苗头性问题时组织处理的规范性和刚性,使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更加精准、到位。 “互联网 + 监管”, 实现信息资源大监督。纸质信息库存在时效、传递、保存等多方面的弊端,电子信息库的建立因其实用、管用、易用的特性,已经越来越多被采用。纪工委利用廉政岗位信息库和干部健康档案电子库相结合,不断提高干部信息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构建信息资源“大监督”的工作格局。目前,对干部信息归档延伸至中层,并对其配偶、子女等有无投资入股、参与其他经理活动和个人信用等信息都进行了全方位收集分析,形成大数据资源共享,为组织选拔、使用、管理人才提供参考,切实防止“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 作者: 朱笑馨 信息来源: 县直属机关纪工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