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阳光司法 彰显公平正义
|
|||||
近日,县人民法院在接待室召开阳光司法工作会议,通报了《2014年度全市基层法院阳光司法指数测评情况》,指出法院在阳光司法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对照阳光司法指标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司法公开对于树立司法公信具有重要意义,而司法透明度对于提高司法公信力大有裨益。2015年县人民法院抓住了司法公开的“牛鼻子”,提出了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三大平台建设,努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公信。 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建设 “想打官司,法院已经受理,可什么时候开庭、判决,当事人心里却没底。审判流程公开,能够让当事人清晰地了解案件信息,更便民公正。”分管立案工作的副院长王朝阳如是说。 法院通过审判流程公开平台,以视频、音频、图文、微博等多种方式及时公开案件的庭审过程,实现远程预约立案、公告、听证、质证、提讯、调解、送达等方面的功能。在开庭、听证三日前在法院公告栏、门户网站等公布开庭公告、听证公告等信息。 近日,记者走进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首先看到一大块电子显示屏,屏幕上滚动播出一周的排期开庭公告及立案所需材料。在诉讼服务中心还有一台“电子触摸查询系统”,据工作人员介绍,当事人只要拿出身份证,往系统上一刷,案号、庭审时间、地点、主审法官一系列诉讼信息立即就能展现在眼前。 除了法院现场的信息查询外,还在互联网上开设了“仙居县人民法院”网,并及时在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通过点击网站,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到法院概况、诉讼指南、审判信息、执行信息、司法统计数据等。据了解,当事人自案件受理之次日起,能够凭密码从审判流程公开平台查询以下信息:当事人名称、案号、案由、立案日期等立案信息;合议庭组成人员或独任法官的姓名、书记员的姓名、联系电话;送达、管辖异议处理、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情况;开庭时间、审理期限、审限变更、诉讼程序变更等信息。 同时,县法院开通了在线留言信箱,为社会公众立案信访、举报投诉、提出意见、建议等提供便利。对市民的留言,各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进行审核,并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为保证审判流程信息的完整、准确、及时,县法院建立起严格的案件信息录入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把信息录入工作纳入案件质量评查、审务督查、考核评优及各业务条线的监督指导内容中。 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建设 “裁判文书既反映了法律对这种情况有何种规定,也反映了法官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运用法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会得到何种处置。” 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文震 说,“公开裁判文书,能让公众清晰地看到司法权是否在法律和理性的范围内被运用,当事人的尊严和基本合法权利是否受到尊重和保护,同等情况下的当事人是否得到同等待遇,是否存在法官擅断乃至贪赃枉法的情形,能够让司法晒在阳光下,更加公正透明。” 据悉,县人民法院通过门户网站、电子触摸屏、诉讼指南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告知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相关规定。在仙居人民法院网顶部的导航栏中设置了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网址链接,市民通过点击链接,便可查阅相关的裁判文书。同时还设立了裁判文书意见反馈信箱,收集的市民对裁判文书的意见建议,相关职能部门会在限期内予以答复。 “对我们来说,公开裁判文书,可以让我们对案件的考究更加周密,对于证据的搜索更加细心,对于我们自身素质能够得到锻炼提升。”法官戴天华颇有感触地说。据该庭室的法官助理介绍,案件承办法官会在归档结案前将裁判文书上传至网上办案系统并保证质量,除依法进行技术处理以外,内容与送达当事人的裁判文书一致,在案件生效后七日内,将裁判文书在互联网上进行公布;承办法官认为所办案件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四条第(一)、(四)项规定,不应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会提出书面意见及理由经部门负责人审查后报主管副院长审定,并在网上注明原因。 除及时公布裁判文书外,县人民法院通过官方微博,以提供链接或长微博等形式,发布社会关注度高、具有法制教育、示范和指导意义的案件的裁判文书,让市民能够知法、学法、懂法。 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近日,县法院正式开通执行工作微信服务平台,目前已发布26条信息,接收用户发来的各类信息200余条,信息回复率100%,这是浙江法院系统创建的首个执行机构官方认证微信公众号。 法院通过执行工作微信定期推送执行法规、执行工作动态、执行手记、司法网拍等信息。用户在手机添加后,即可了解执行工作流程、执行案件办理进度等。县法院执行局局长王华海表示,县法院今后还将根据用户的反馈情况,对执行微信公众平台的版式和内容进行调整,逐步增加执行曝光,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等,当事人也可通过微信进行执行线索举报。 “开通执行工作微信就是建设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的一种方式,公开被执行人信息、未结执行实施案件的被执行人信息、限制出境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等,市民可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这更有利于社会诚信体制建设。”县法院副院长王旭东深刻地阐述了开通执行微信的重要意义。 通过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公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各种方式推送到银行、工商、公安、税务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参与部门,供他们作为信用评价和惩戒的依据,迫使失信被执行人自觉履行债务。 市民不仅可以通过关注微信了解相关执行信息,法院还开通了仙居法院执行网、执行局微博,同时市民也可以通过浙江法院网“执行案件信息查询”、信用浙江网“个人未履行生效裁判信息”、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等了解相关信息。 为让案件的双方当事人更加清楚案件的执行情况,该院还建立了执行短信告知平台,在执行活动中的重要节点信息在录入执行管理系统的同时,以短信形式告知双方当事人。
作者: 徐焕健 俞朝玉 信息来源: 仙居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