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锐意创新 加快推进 我县国家公园试点工作
| ||
| ||
自今年3月7日我县经国家环保部同意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国家公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体制机制、规划调查、政策研究3个工作组,联合23个部门统筹开展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县政协主席会议将此作为今年重点课题,组织人员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县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必须妥善处理好四大关系 国家公园试点工作为我县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绿色发展科学跨越提供了重大机遇,但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国内既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更无现成的法律法规可参考借鉴,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是“摸着石头过河”,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不确定性,需要我们认真探索、深入研究。 (一)处理好机遇与挑战之间的关系。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是环保部交给我县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我们为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我县整合优化资源,提升旅游知名度,加快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重要机遇;更是我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全县生态环境和生态品质,发挥生态发展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展契机。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多部委多头试水国家公园可能产生的不确定因素,要充分认识到由于各级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政策不明确而给试点工作带来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尽可能地对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诸多变数作出提前预判和应对之策。要科学定位,抢抓住发展机遇,又要客观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按照“先小后大,逐步扩大”的原则,慎重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二)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国家公园是由政府划定和管理的保护地,以保护和展示具有国家和国际重要意义的自然资源及其景观,兼有科研、游憩和社区发展等功能,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区域。设立国家公园的目的主要是自然生态保护,其次才是对资源的利用,公园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适度开展科研、教育、旅游活动,禁止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一切开发利用方式。国家公园建设总体上与县委提出的绿色发展科学跨越、打造“六张名片”具有同一性,但仙居毕竟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任务紧迫艰巨。如何使国家公园建设不仅不影响开发利用,而且更有利于仙居的发展,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要从仙居发展实际出发科学划定国家公园的范围,划分好严格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利用区、公园服务区等功能区块。 (三)处理好管理体制破与立的关系。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权限分散在林业、环保、旅游、国土、住建等诸多部门中,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等十余种行政法律法规,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管理混乱、权责不清等问题。因此,要根据国家公园区域范围的大小以及职能定位优化整合各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职能,建立一个依法管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四)处理好国家公园建设与原住民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国家公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家公园建设的实际成效造福于民是我们开展试点工作的根本目的。国家公园建设会对原住民的正常性生产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在确保原住民现有利益不受损害的基础上,使他们能从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受益,为原住民参与共建共管打下良好基础。 二、 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加快推进试点工作 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是我县加快发展的一大契机,我们要抓住机会,积极创新,全力以赴,强势推进试点工作,为此建议: (一)统一思想,加强宣传,为推进国家公园试点工作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各相关部门和干部对试点工作认识不统一。有的认为试点工作更多的是从获取名片、发展地方旅游经济出发,只求面上应付;有的认为规划面积要大,越大越好;有的认为规划面积要小,怕影响今后的开发。县级层面要抓紧明确工作目的,达成共识,统一全县上下思想,组织各方面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相关人员参与到试点工作中来,在全社会营造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抓紧开展国家公园品牌的营销和推介工作,丰富载体,畅通渠道,对内对外做好宣传,尽快打响仙居国家公园品牌。 (二)抓紧明确国家公园区域范围,迈出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坚实一步。区域范围的划定是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实质性推进的第一步,也是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其他方面工作的基础。考虑到国家公园的保护第一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试点工作的目的性,建议以原田市区山区范围为国家公园,面积约350左右平方公里。该范围涉及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浙江仙居国家森林公园、浙江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神仙居省级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园区。划定这一区域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区域内具备优秀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公园具有国家级的价值、国家性的高度;另一方面符合国家公园试点工作解决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园区存在交叉重叠、管理混乱、权责不清、人为割裂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效率低等突出问题的目的,在优化管理体制上具有典型代表性。 (三)整合优化管理体制,突出我县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特色。环保部《关于同意浙江开化、仙居开展国家公园试点的函》里明确指出仙居应侧重于管理体制优化整合方面的试点。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抓紧开展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仙居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梳理整合现有各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职能,统一授权委托给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为了便于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有效运作,实行管辖权与行政管理权相统一,建议将划入国家公园范围的乡镇及村并入仙居国家公园管委会。按照管经分离原则,成立浙江仙居国家公园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具体运营由公司负责。 (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科学规划,建章立制。要高标准、高起点编制规划,注重区际公平、代际公平、人际公平,通盘考虑,留足发展空间,一次规划到位,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严格操作标准。要抓紧制定颁布《仙居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办法》,对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作出各项具体规定。二是建立标准,完善设施。要开展生物多样性等资源调查,建立生物多样性、空气质量指标、水质指标、声环境质量指标等公园生态指标体系。加快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适应国家公园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科研、宣教等相关配套设施。三是加强政策研究,协调各方利益。要深入研究涉及国家公园建设的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对国家公园试点政策的分析研判,积极稳妥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统筹协调好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的利益,尤其是要照顾好公园内原住民的利益,引导改变原住民生产方式和当地产业结构,开展必要的高山移民工作,带动村民致富。四是加大投入,保障要素。要加强资金保障,设立公园保护专项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公共捐助、公园有形无形资源收入、特许经营收入为辅,专项用于公园的保护管理和扶持公园内村庄发展。此外,要注重国家公园高端管理人才的引进,加强公园建设与管理的人才保障。 三、加强向上沟通,争取上级鼎力支持 建立国家公园制度,是一个有赖于顶层设计的系统工程,如何构建国家公园管理体系需要得到上级突破常规的支持。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省、部联系,着重在四个方面得到上级全力支持。 (一)争取法律层面的支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需要法律先行,目前全国既没有《国家公园法》,也没有《国家公园条例》。要着力争取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国家公园的性质、功能、标准与管理体制,同时,争取省政府批准授权给公园管理机构行政执法权。 (二)争取机构人员编制方面的支持。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的重点是管理体制优化整合,这必然涉及到公园管理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问题,要争取省、市编办在公园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职能调整上予以支持。 (三)争取资金方面的支持。国家公园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要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仙居国家公园建设的扶持力度。要理清向上争取的资金条目,争取上级加大对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管理运行、原住民利益补偿等各方面的财力主导支持,并加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 (四)争取智力方面的支持。国家公园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建设和管理人才队伍,仅仅依靠仙居自身很难满足需求。要争取上级在仙居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高端人才和智力的引进上予以大力支持,引导高层次人才尽早介入仙居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公园建设档次。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