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开目录 > 财政信息 > 县本级财政预决算
索 引 号 11331024737798117G/2013-375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13-06-25 发布机构 仙居县
组配分类 县本级财政预决算

关于仙居县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3-06-25 访问次数:

关于仙居县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仙居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06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6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6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6118万元,完成预算的106.5 %,同比增长20.3%。地方财政收入30822万元,完成预算的108.9%,同比增长23.0%。地方财政收入分项目执行情况见附表一。

因省对县财政体制结算尚未结束,省财政对我县的财力补助尚未明确,支出执行完成预算情况难以计算,预计2006年全县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支出执行情况见附表二。

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预算和财政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厅提出的“三个三”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着力优化收入结构,深化财税改革,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继续调整支出结构,全县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从培植财源、涵养税源出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带动和调控作用,支持经济加速发展。设立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资金,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扶优扶强,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认真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减免税费5078万元。地税部门整合税收政策资源,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积极筹措涉农资金,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年拨付涉农专项资金4298万元,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补贴。

(二)积极组织收入。国地税部门加强收入预测和分析,按照“地税受理、联合办证、信息共享、分别管理”的模式,实行国地税联合办理与换发税务登记证,强化征管,完善服务,规范管理,加强稽查,及时足额组织收入入库,较好地完成了税收收入任务。地税部门还通过清理社会保险费空挂人员、养老保险费汇算清缴、实行新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方式等,共组织教育费附加、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收入10940万元,同比增长34.63%。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积极组织预算外收入。此外,重视财政周转金清收工作,召开全县财政周转金清收工作会议,明确相关部门清收职责,实施乡镇(街道)、公安、法院、财政等多渠道清收;出台新的清收奖励办法,调动相关部门清收的积极性,财政周转金清收工作有序进行,全年共收回财政周转金本息548万元。积极做好资金项目包装、申报工作,仅向省财政争取到的一次性财力补助达4700万元。

(三)规范财政管理。一是规范预算管理。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促发展”的原则,把握轻重缓急,编制了2006年预算和综合收支计划,在支出安排上优先保证工资、养老保险金、离退休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及时发放,保证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重点支出。开展社保基金预算的试编工作。开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对2006年的财政支出决算数据进行了转换。二是规范财政资金审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审批的若干规定》,明确年度财政预算审批程序、财政资金追加审批程序、财政资金追加审批权限、财政资金拨付程序等,提高了资金分配的透明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规范政府性投资和债务管理。严格执行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范政府性投资行为。制定出台《仙居县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政府各部门和乡镇政府举借、偿还政府性债务的行为。四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以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为契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检察联手,对企业改制、行政事业单位调整等体制改革带来的国有资产权属变动实行互动监管。五是加强财政监督。对全县2005年度土地出让金、特大防汛资金、企业技改贴息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各乡镇2006年1-7月份财务收支情况、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兼职单位财务情况以及新区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对2003年以来全县再就业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估,开展了三资企业财政登记证网上年检工作。继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改革,注重了财政拨款和财务核算的有效衔接,突出了对报账会计的技能培训,加大了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监督力度。

(四)认真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工作。认真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前的自查自纠工作,对2003年以来的财政地税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对能够整改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完善。在省经济责任审计组进驻我县审计期间,积极配合,加强沟通,最大限度地取得了审计人员的理解,较好地完成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2006年我县财政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目标,但仍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少,后续财源不足。2006年,我县财政增收主要是依托重点工程税收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但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不快,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2007年我县财政收入增长亮点不明显。二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进而导致地方可用财力增长缓慢。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入增长速度达不到刚性支出的需求。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从2006年7月开始进行工资调整,预计每年需要增加支出4000万元,同时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需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县乡财政仍然十分困难。四是县乡两级财政负债包袱沉重,潜在风险较大,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艰巨而迫切。五是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财政监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态度、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

按照县委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根据我县经济财政形势和上级财税工作会议有关精神,2007年我县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按照“三个三”的理财要求,积极发挥财税职能,主动服务发展大局,继续做大收入蛋糕,着力优化收支结构,把握轻重缓急原则,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加强财税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拟安排2007年财政总收入为75046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35076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3.8%。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分项目见附表三。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预计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可用资金38888万元(含“两税”、所得税返还),省体制补助收入8352万元(包括两保两挂、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其他补助等),调入资金4760万元。拟安排全县支出预算52000万元,同比增长14.52 %。2007年财政支出预算按功能分类见附表四,按经济分类见附表五。

三、2007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分析当前的财政收支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强化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始终坚持财政“一保工资、二保运转”的原则,继续发扬“两个务必”的精神,千方百计用好财政资金,扎实做好增收节支的各项工作,确保完成预算收支任务。为实现今年的财政工作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发展主题,促进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充分运用财政政策措施,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择优扶持对地方财政贡献大和能使老百姓增加收入的产品、行业和产业,重点培育高新企业,鼓励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富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形成多元化、阶梯型的财源结构格局。围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全力做好财政支农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积极支持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建立税负预警线制度,合理把握征收方式,实现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二)立足 “三个三”长效机制,壮大地方可用财力。努力健全完善“三个三”长效机制,坚定不移地将“三个三”工作措施贯穿于财政税收工作全过程。一是优先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以财政直接投入为辅、间接引导拉动为主的方式,以项目配套资金、财政贴息资金、奖励资金等,拉动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提高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二是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切实把经济建设成果反映到财税收入上来。在依法治税、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分税种、分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分析,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主动做好应对工作,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在做大收入蛋糕的同时,突出抓好营业税和地方七税管理,进一步提高地方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优化税收收入结构。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增强地方财力。以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为契机,税费并重,切实加强规费征缴。通过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和对非税收入的监督检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优化政府财力结构,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在立足于增强内力的同时,积极争取省市资金外援,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我县财政增收和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同省市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省市资金补助的有关信息,争取省市对仙居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以缓解我县财政支出压力。

(三)抓住和谐主线,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力求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着力构建一个合理增长、有保有压的支出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一是在保证党政机关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财政支出着力点向统筹城乡发展倾斜,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倾斜,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等各项事业的投入;向统筹区域发展倾斜,加大对贫困乡镇投入,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倾斜,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社区和生态村建设,支持重点环境整治与保护项目。二是合理确定财政投资范围,重点支持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按照上级部署,努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逐步缩小事业单位支出的供给范围,财政只对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提供全额或差额经费供给,并推广财政变“化钱养人”为“化钱买服务”的理念和做法。

(四)加快改革步伐,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继续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工作,建立新的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使预算安排更加合理和支出更加有效,更有刚性。稳步推进部门综合预算改革,对绝大部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部门综合预算。稳步推进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减少资金流转环节,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建立政府采购平台,努力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采购管理的有效形式,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和环保节能设备,实行“绿色采购”。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乡镇政府理财积极性。

(五)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保障能力。以实行财政工作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完善和细化各项支出标准,通过调整存量,用好增量,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强化预算日常管理,不断探索有利于节减支出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全过程管理,逐步实现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继续规范县乡两级政府性债务管理,稳步推进债务化解。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加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加快闲置国有资产处置工作。总结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试点经验,逐步扩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面,加快建立绩效评价信息库、中介机构库和专家库,并注重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将绩效评价结果逐步转化为核定部门预算的依据,对于绩效优良的项目单位,在安排预算时给予优先考虑。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围绕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开展财政监督工作,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

各位代表,2007年我县财政工作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将在县委的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落实好本次人代会作出的各项决定,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我县的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信息来源: 面向企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