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手记:愿将艰辛进行到底
|
|||||
执行手记:愿将艰辛进行到底 张天平
今年3月,院里安排我到执行局工作。短短几个月的执行,让我深感其中的艰辛,几乎每件案件都很纠结,几乎每件实际执结的案件都得费尽心思。我如同在黑夜中艰难摸索,“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却在为能否结案而苦恼。直到最近经历的一起案件,让我改变了这个总体判断。 6月中旬,我接手了一起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张甲欠申请人张乙股份转让款11.9万元。翻阅卷宗材料后,我发现被执行人的住所地在慈溪市。我又与申请人电话联系,确定被执行人近几年一直在慈溪市,还经营着一个工艺品厂。于是,我按照法律规定委托慈溪法院执行。 7月底,案件被退了回来,随卷附着一份慈溪同行调查到的被执行人转让其工艺品厂的合同书,转让的时间恰好是本案纠纷审理期间。我满心疑团,马上联想到被执行人在蓄意对抗执行,可是怀疑不能取代证据,更不能转化为执行手段。唯一的执行线索断裂,案件又被退回,我顿感此案离实际执结渐行渐远。 纵是如此,我还是坚持死马当作活马医,几经周折找到了被执行人的电话号码,按图索骥般打了过去。想不到电话居然打通了,更想不到被执行人态度相当好,他说自己两个月前出了车祸,脚受伤了,目前无法下地走路,过两星期等脚稍微好一些就自动到法院来了结案件。 “鬼才相信这话。”几个月来听了太多的谎话,使得我条件反射般地在心底里下了结论。但电话里我还是客气地回复:“两星期就两星期吧,届时不来就视你失信。” 两个星期的时间转眼即逝,依旧未见被执行人的音讯。我生气却又无奈:“又是个老油条。”但我没理由就此放弃,于是又给被执行人打电话,质问他为何不守信用。他说自己还不能下地走路,但保证在7月底一定来仙居法院了结案件。我心底想:何不赶到慈溪去找“老油条”?于是我在电话里详细询问他的住址及家庭情况,对方也一一作了回答。我隐约感觉到对方的诚意。我想,如果他所言是假,那么我到慈溪也很难找到他,找到了不一定能结案。反之,若是他能来仙居,此案必结。再过十几天就是月底了,何不再等他几天?主意已定,我对他说:“我再相信你一次,这可是最后一次了,你必须履行你的承诺。” 转眼到了7月30日。始料未及的是,当天下午,被执行人与申请人一起出现在我的面前。看着被执行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来,我不由得有些感动。被执行人说,自己生意做亏了,厂子也卖了,但欠的债一定要还,目前已经卖了老家的地基,打算用这笔钱来还债。他已经与申请人协商过,表示了自己的诚意。申请人也被他的真诚打动,表示同情和理解。双方很快达成了和解协议:由被执行人在半个月内给付申请人8万元,余款申请人自愿放弃。 8月13日,被执行人提前两天将8万元现金汇入法院账户,案件圆满结案。 都说执行人员是在与魔鬼打交道,破解执行难仿佛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黑胡同,这既是我此前几个月来对执行工作的深刻体会,又是老执行员们的切肤之痛。可是,该案的执行,让我不得不承认有些被执行人是守信的,我为自己先前的误解而惭愧,更为自己几个月来的畏难情绪而汗颜。 荀子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有六跪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诚然,法院的执行工作重视程度在提升,工作环境在改善,执行成效在提高。再看本案,既是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的例证,更是执行环境改善的例证,执行这个“黑胡同”原本就有曙光。这正是全体执行人员多年来“用心一也”的结果,我们不能失去信心,更不能“用心躁也”。只要我们继续不懈努力,“黑胡同”终将变成康庄大道,这不正是我辈执行干警梦寐以求的吗?愿将艰辛进行到底!
信息来源: 南京大汉网络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