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开目录 >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索 引 号 11331024002681284J/2010-6163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10-04-12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仙居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10-04-12 访问次数:

仙居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是我县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按照“危中求机、危中求进、危中求胜”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克难发展、借力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合力发展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克难攻坚,经济运行经历了下降、企稳、回升三个阶段,逐步朝积极方向转化,经济触底回升的态势得到巩固和确立,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一、综合
    全县经济企稳回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行业发展更趋协调,发展方式有效转变。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2.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5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6.97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7.23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9:45.3:43.8调整为10.5:44.6:44.9。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6927元,比上年增长8.4%。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增强,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交通运输和粮油物资储备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8.04亿元,比上年增长57.6%。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2009年,我县紧紧围绕建设“浙江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个工作目标,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逐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格局。被列为台湾农民创业园、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农产品质量管理提升试点县、全省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唯一试点县。200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其中,农业产值8.98亿元,增长1.6%;林业产值1.22亿元,增长0.7%;牧业产值2.81亿元,增长2.8%;渔业产值0.31亿元,增长14.5%。
2009年我县加大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20324公顷,比上年下降8.4%;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0.56万吨,比上年下降6.5%,但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达346公斤。效益型经济作物发展势头良好。其中蔬菜总产量达15.17万吨,水果8.0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9.5%。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4.7公顷,当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396公顷。
畜牧业生产稳中略增。全年肉类总产量1.33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全年出栏生猪10.52万头,比上年略减,年末生猪存栏9.79万头,比上年增长1.2%;家畜存栏95.27万只,比上年增长0.3%,家畜出栏161.02万只,比上年增长42.4%。
渔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746吨,比上年增长8.4%。
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水利投资0.91亿元,完成土石方399万方。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0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
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改造建设农房3604户,盘活农村建设用地503亩。完成45个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150个短途客运线路站牌站亭。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达87%。下山移民2059人。改造通村公路163公里,完成16公里联网公路建设和20公里县道大中修工程。完成5座省强塘工程建设,除险加固山塘水库15座,整治河道13公里。解决了43个村1.7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在一系列保稳促调政策措施的有力提振下,工业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生产在年初低位运行后稳步回升,医药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仙琚制药成功上市,橡塑行业、新增行业和转型企业快速发展,经营效益逐月向好,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县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98亿元,比上年增长9.9%。重工业生产增长快于轻工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重工业产值2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完成轻工业产值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6.5%。2009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22大行业中15升7降,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2.7%,橡胶制品业增长32.2%,塑料制品业增长24.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需萎缩,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9%。行业结构得到优化,医化、工艺品、橡塑、机械、有色金属五大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上年的37%、27.6%、9.8%、2.1%、7.7%调整为42%、22.2%、11.7%、2.1%、3.2%。工业企业生产规模不断壮大,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13家,比上年净增31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有16家,比上年增加3家。
医药行业、橡塑行业、新增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成为带动工业经济走出低谷的主导力量。医药、橡塑两大支柱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4.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3.9%。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33.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1.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新增产业整体运行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中饮料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四大新增行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9.1%、24.3%、15.4%、37%。
经营效益稳步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39亿元,比上年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4.18%;利税总额7.53亿元,增长13.2%,其中利润总额4.17亿元,增长23.6%;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217.6分。
建筑业稳步发展,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39.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1%,房屋施工面积216.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1%,房屋竣工面积130.3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建筑企业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全年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17.46亿元,比上年增长41.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县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扩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民生工程以及新兴产业的投入,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我县全方位开展大招商,选派28位干部赴外地挂职招商,在县内外举办11场大型招商推介会,共签约项目95个,其中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到位资金7亿元,20家企业已开工建设,确保了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9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99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工业性投入1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全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58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21亿元,比上年下降0.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12.4%。商品房施工面积52.9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7%;竣工面积19.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商品房销售面积26.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5.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5.65万平方米,增长128.9%。
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县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7.37亿元。其中诸永高速公路仙居段已具备通车条件;经济开发区框架初步形成,被评为“浙江省最具投资价值工业园区”之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经国家批准;35省道田市至湫山段已开工建设,进展顺利。110千伏船山变投入运行、巧胜变开工建设。盂溪水库项目可研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核,朱溪水库项目建议书通过中咨公司评估。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4.77亿元,截止年底,全县通车公路总里程达1688.8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619.28公里,高速公路105.68公里。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7486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0%;完成货运周转量3102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0%。
邮电通信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总量7.37亿元,比上年增长5.1%。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9.7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79万户,比上年增长7.2%。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2.95万户,比上年增长22.9%。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全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城乡流通网络不断完善。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9.57亿元,增长15.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69亿元,增长10.8%。城乡消费市场协调发展,县城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5.30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3%和14.8%。
消费结构提档升级。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吃、穿、用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7.3%、7.9%和5.3%。汽车、高端科技产品、时尚消费品、更新换代产品成为消费热点。热销商品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09.3%,服装鞋帽类零售额增长7.9%,家电类零售额增长11.7%。
旅游业以“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为目标,以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为主线,围绕“新天仙配”游、“江南仙境”游、油菜花节、杨梅节、向日葵节等生态休闲游三大品牌,强化规划引导,整合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全县各景区(点)共接待国内游客4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实现门票收入39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17.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七、对外经济
面对外需萎缩的不利局面,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保持开放型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外贸自营出口总额318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2%。在出口企业中,生产企业自营出口17673万美元,增长8.5%;三资企业出口10498万美元,增长2.7%;外贸公司出口3647万美元,增长5.4%。在出口产品中,医药化工类12407万美元,增长21.6%;工艺美术品类18402万美元,下降2.9%。
 传统出口市场份额保持稳定,新兴市场出口良好。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的出口额达2117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6.5%,其中对欧盟出口额11853万美元,增长1.4%;对美国出口额7568万美元,增长6.0%;对日本出口额1752万美元,增长5.2%。对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良好,出口额达1300万美元,增长14.8%。
    全县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关键环节,着力引进对结构优化升级起关键和引领作用的产业项目。全年审批增资项目3个,总投资1320万美元,协议外资308.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5万美元,增长283.3 %。新增12家进出口经营行为规范企业、11家海关A类企业。
八、金融和保险业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切实将信贷资金投向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重点领域,有效提升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22.26亿元和80.14亿元,比年初增加31.67亿元和19.32亿元。保险业务稳定增长。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年R&D经费支出4225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51%,与上年持平。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7个、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2件。全年专利授权210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我县被确认为甾体药物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城关四小迁建工程进展顺利,县职业中专实训大楼完工。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受到重视,社会力量办学继续发展。教育质量成绩显著:2009年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巩固率100%。初升高比例93.9%,高考上重点线人数升至全市第五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91所,其中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3所,单设初中9所,小学59所,特教中心1所,电大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 所。在校生67621人,其中普高6865人,职高4851人,初中18915人,小学36846,特教144人。全县专任教师3631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系统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挖掘推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依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管理,促进城乡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文物、古迹保护和利用,文物、古迹发掘、抢修工作得到加强。文艺创作取得可喜成果。2009年,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机构各1个。文化馆及各乡(镇)文化站举办展览54次,组织各类文艺活动343次;图书馆总藏书12.76万册,书刊外借4.68万册次; 全年新华书店图书发行量538.16万册,图书销售额2665万元;艺术表演场所演出49场,观众4.9万人次。
广播电视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有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机    3部。有广播电台1座,调频发射机1部,乡镇广播电视站8个。仙居电视台全年自制电视节目1285小时。仙居人民广播台自制广播节目5765小时。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0.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有序推进。全县电视综合覆盖率100%,覆盖人口48.60万人。广播覆盖率100%,覆盖人口48.60万人。
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12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机构各1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908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64人,其中医生820人。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4322人,参保率达84.5%。第二轮农民免费体检率70.7%。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
全民健身活动迈向长效化,竞技体育取得丰硕成果。2009年,我县举办综合运动会2次,单项比赛8次;举办群众体育活动29次,参加人数达4840人次。我县运动健儿共取得省级冠军15个,在省第九届田径运动会上名列全省第九。
十一、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西门片区改造继续推进,完成西门横街、西门街西段道路建设。仙居新区建设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完成环城南路改造,基本完成省耕路改造、穿城南路一期、西二路南段和西三路南、北段建设和盂溪大桥至东门大桥的盂溪两岸治理,改造8个交通道口。新增绿化面积12.3万平方米,新设置车位1200多个,实施了世纪新村配套设施工程。铺设污水管网7.6公里。新增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 57.4公里。横溪镇供水工程完工。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有所好转,我县被命名为“浙江省文明县城”。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启动永安溪生态湿地修复工程,“三废银”行业污染专项整治、规模以上企业废水达标专项整治通过市级验收。2009年我县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540吨,比上年下降1%,二氧化硫排放量745吨,比上年下降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0.4619吨标煤,比上年下降6.6%。
年末有环卫从业人员383人,道路清扫保洁面积176万平方米,全年生活垃圾简易填埋4.9万吨。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综合调控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县出生人口5904人,出生率为12.06‰,死亡人口3122人,死亡率为6.37‰;本年净增人口4058人,自然增长率为5.68‰,比上年下降0.21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920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990人,比上年增加974人(公安口径)。
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全县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困难群体得到有效帮扶。全县新增就业3870人,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1146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3.9%。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农民培训7265人,转移就业1887人。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6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6元,比上年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22元,比上年增长9.3%。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衡量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为0.273 ,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368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25元,比上年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08元,增长13.2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3.4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3%。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6.9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66平方米,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长明显(见表)。
 
2009年城乡居民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单位
城镇居民
比上年增长(%)
农村居民
比上年增长(%)
洗衣机
88
6.2
30.5
8.9
电冰箱
102
-3.8
60.5
13.1
空调器
138
15.6
16
10.3
摩托车
86
21.3
52.5
7.1
家用汽车
15
48.5
2.5
150
彩色电视机
188
5.1
98
0.5
移动电话
208
8.3
81
11.7
家用电脑
86
34.6
6.5
30.0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2656人、38216人、82026人、7292人和27759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12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由168元提高到187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122元。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全县低保对象5494人,其中城镇302人,农村5192人。全年支出保障金641.4万元,比上年增长8.5%。年末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院1所、光荣院1所、城乡养老服务机构12家、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1个,拥有床位1545张,收养人员416人,救助121人次。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 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信息来源: 面向企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